公告版位

This Wednesday, during a class, I made another double-side owl pen cap as a sample for students. Recently I like leaving my work rough, cross-grained and hand-made veins on their  surfaces. This one was coloured by bright contrasting paints.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子其實還蠻喜歡玩黏土的,但是不爭氣的雞爪手太敏感了,容易對膠啊什麼東東的隨便過敏,所以就不常給自己機會去玩這黏土。這次整理教室,把一位好朋友的好朋友給的輕黏土翻了出來,還沒乾掉,就拿來玩玩,想到要做個簡單的東西,揉啊揉的就做出幾個小圓圈,毛毛蟲就誕生了,這次做的是醜版的可愛毛毛蟲筆蓋。不曉得為什麼,李子對醜又可愛的東西感到很有興趣!連今天示範給小朋友的安全帽彩繪都畫的很欠揍,改天在貼圖上來!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 Taichung, there are few places that I like very much. In this photo, the chair was located in a small park next to National Art Museum in Taichung. It was taken on my way back to my ‘Toyota’ after returning some browed illustrated books. I’d been there few times but I couldn’t recall when this chair in stag beetle form was built there. I’m wondering if there are few more interesting chairs in Taichung…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張是幾年前畫的一張人魚的圖,
圖中長相無辜娃娃臉的人魚,
它的本性卻未必與外表一致,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 did this one as a course work while I was a fresh college student. Time flies so fast and this story book is still not yet completed...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事情我們可以跟同事、朋友、家人、男女朋友分享,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在這個顏色千變萬化的世界,從起床睜開眼睛的那一剎那開始,我們幾乎每分每秒都在跟色彩的資訊交流互動,這樣的互動從我們是小嬰兒的時候就開始。孩子們對色彩的回應通常比大人來的強烈,原因可能是因為大人腦袋裡有太多處理中或等待處理的資訊。大多數的人都同意小孩子應盡可能的給予刺激,色彩刺激上當然也不例外。有研究報告指出,少了肢體碰觸的嬰兒,在長大後通常都伴隨著人際的問題。色彩認知上,當然也有類似的論調,多數的學者專家都同意在'合理'的範圍內,多讓嬰幼兒暴露在多元光影色彩組合的環境,接受視覺上的刺激,未來孩子在色彩的感受力上會比較敏銳,更加的豐富他們的人生體驗。

所謂多元色彩組合的環境,就是希望孩子尚未發育完全的視覺和色彩認知,能夠在不同明亮度的環境下,接收多種色彩的刺激。所謂的'不合理'的範圍就是,長時間讓任何一個人處在過度明亮或黑暗的地方沒人會聯想到是件好事,環境的色彩也是。有些人認為,嬰幼兒在開始認知色彩的階段,所看到的色彩是以成人眼中顏色的"補色"方式呈現(請看附圖)。這一派的學者認為:比較躁動的孩子,適合花較多得時間待在紅橙色的環境裡(補色為綠藍色,較沉穩冷靜,是孩子所感受到的顏色),比較散漫的孩子可以設計藍綠色的環境裡活動(補色為澄紅色,較熱情活潑)。這樣的做法對學齡的孩子就不適合,因為學齡的孩子,經過逐漸累積色彩認知經驗,對色彩感受已經接近成人,這麼做,可能會帶來反效果。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電視上流行一段時間真假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在美國出生的華人)的話題,這議題暴露出一個價值觀的問題,那就是真假ABC就像是血統證明書一樣,在哪出生的有那麼重要嗎?講英文講的一口到道地的美國腔或是英國腔代表著些甚麼嗎?言詞華麗但內心齷齪那有甚麼用?所謂ABC的熱潮就是一種對異國文化的憧憬下的產物,忘了這些嘴巴操著流利英文的華人就跟世界各地方的人一樣,有好有壞。語言在這個地方就成了一種名牌的追求,就像是名牌衣服、包包、跑車、或是房子手錶等高級的奢侈品,奢侈品本身和使用的人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心態。相信大多數的人不會想要跟擁有光鮮外表的爛人扯上關係,最好就是好人+光鮮亮麗(可有可無)。


七八年前,跟一群外國朋友到台中當時流行的一家PUB,那家酒吧為吸引外國人來豐富客人族群,當晚只要是外國人就可免費入場,穿鞋是一定的,涼鞋或拖鞋就別說了,偏偏裡面有老外穿了藍色十塊拖鞋大搖大擺進場,沒人阻擋。一位CBC朋友(Canadian Born Chinese)被擋了下來,跟入口人員爭執了起來,他用生硬的中文說他是加拿大人,人員要硬要他拿護照才能進去,誰去酒吧會帶護照?為何前面的就不用檢察?台灣人就沒有金髮藍眼睛的?長得不像'外國人'就得帶護照出門嗎?這種差別待遇我們當然不接受,轉身就走。李子這次的經驗,讓我想到在英國肯特郡和一群東方人受到一些當地無知青少年歧視的不舒服經驗。沒想到回到台灣,跟這群外國人出去,感受到台灣人的身分在這樣的這位商人的特惠活動下顯得如此的沒有價值!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