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Art Learning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生活在這個顏色千變萬化的世界,從起床睜開眼睛的那一剎那開始,我們幾乎每分每秒都在跟色彩的資訊交流互動,這樣的互動從我們是小嬰兒的時候就開始。孩子們對色彩的回應通常比大人來的強烈,原因可能是因為大人腦袋裡有太多處理中或等待處理的資訊。大多數的人都同意小孩子應盡可能的給予刺激,色彩刺激上當然也不例外。有研究報告指出,少了肢體碰觸的嬰兒,在長大後通常都伴隨著人際的問題。色彩認知上,當然也有類似的論調,多數的學者專家都同意在'合理'的範圍內,多讓嬰幼兒暴露在多元光影色彩組合的環境,接受視覺上的刺激,未來孩子在色彩的感受力上會比較敏銳,更加的豐富他們的人生體驗。

所謂多元色彩組合的環境,就是希望孩子尚未發育完全的視覺和色彩認知,能夠在不同明亮度的環境下,接收多種色彩的刺激。所謂的'不合理'的範圍就是,長時間讓任何一個人處在過度明亮或黑暗的地方沒人會聯想到是件好事,環境的色彩也是。有些人認為,嬰幼兒在開始認知色彩的階段,所看到的色彩是以成人眼中顏色的"補色"方式呈現(請看附圖)。這一派的學者認為:比較躁動的孩子,適合花較多得時間待在紅橙色的環境裡(補色為綠藍色,較沉穩冷靜,是孩子所感受到的顏色),比較散漫的孩子可以設計藍綠色的環境裡活動(補色為澄紅色,較熱情活潑)。這樣的做法對學齡的孩子就不適合,因為學齡的孩子,經過逐漸累積色彩認知經驗,對色彩感受已經接近成人,這麼做,可能會帶來反效果。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有篇報導說,從心理學來說,越是對稱的五官,就越是美麗,您看過了這次的課程,還是認同這樣的說法嗎:-D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美術的這幾年中,多數的家長都會細心的幫孩子把每個階段的作品放入畫冊裡,讓孩子長大後留做紀念。然而還是會有少數的家長因為工作繁忙,有時後無法自己來接送孩子。這些孩子將作品帶回家時,如沒有在第一時間將作品放入畫冊中,等家長回家後,接連著處理其他的事情,也忘了確認孩子作品有無歸位這件事,這些寶貴的作品往往就不知下落,流落到廢紙堆、垃圾桶裡。

其實平面的作品相較於立體作品是十分的容易保存,半年份或一年份的畫作,一本四開或八開的畫冊就可以容納,加上畫冊可以直立存放,相當的節省空間。如果能夠在剛開始的時候,一起和孩子互動、幫孩子建立起愛惜自己作品,養成習慣,所有作品在回家第一時間親手裝入畫冊中,這樣的習慣養成也會讓孩子更加愛惜其他屬於自己的物品。當然,習慣的養成,每位孩子的引導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需要獎勵,有的人只需要提醒,還有的孩子只需要陪著做一次就可以建立起來。這就要靠各位發揮最大的耐心和智慧一起和孩子互動養成。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美館有個兒童遊戲室,讓孩子在玩樂中學習創作,而且還不是每個孩子想去都去的成。他只開放給十二歲以下的孩子,而且還要有大人陪同(大人無法單獨進入)。這個空間好處在讓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自己動手做。當然,互動的時候,家長最好忍住讓孩子自行解決問題。太早的'指點、指引',往往會讓孩子失去發現問題、尋找方法到解決問題的機會。但這沒有絕對,如果孩子已經透露出挫折感,適當的介入給予新的方向、新的刺激未必是件壞事。裡面有許多讓孩子在遊戲中不知不覺的學習新事物的設計,這邊就不再一一介紹,還是去走一趟親身經歷最好(不,也許得走好幾趟,不同的年齡會學習到不同的東西)!

若說藝術是成人的遊戲,那麼遊戲就是兒童的藝術!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幫孩子們上了一堂梵谷的課程,以星空下的咖啡館為上課主題。有位在美術上很有潛力的孩子(阿哲)畫了這幅圖,記得當時的他才二年級。當時每個孩子都以戶外的景色做為構圖,只有他是從室內的角度來創作。還留了窗子,看到了外面美麗的星空。大家來看看原作和孩子的創作除了技巧上,還有些甚麼樣的差異呢?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完了美術課, 多數的家長,都開心的帶著孩子精采的作品回家。之後在偶然機會,看到孩子在家的創作,怎麼這下子畫出來的圖不怎麼另人驚艷?原因當然有很多種,也許是孩子當時並不想畫、或是其他偶發事件引發情緒上的因素導致。但就技術層面來說,'引導' 和 '資料的準備齊全與否',對作品最後的呈現有很大的影響。

老師上課時可能準備了許多的照片和作品,在學生開始創作前,針對題材,先給予視覺的刺激。但回到了家,有多少的孩子能在創作前,及時取得創作題材的參考資料?因為麻煩,往往就是照著記憶去創作,偏偏我們環境裡有太多的公式化圖像。如太陽,這樣的圖像常常在我們學校裡出現,許多孩子們已經習以為常,認為太陽在畫面上這樣的呈現是合理的。還有媒材的選擇也大多不足。大多的孩子在大人的安排下(方便清洗、較乾淨的大原則下),選擇了鉛筆在家做創作。試問沒有適當的工具,怎麼創造出令人驚艷的作品?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了這幾年的美術課,每次有新生要加入畫室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要重新讓新生單純的'愛'上畫圖這件事。看來簡單,但在這複雜的社會環境裡,很難讓孩子的心靈不受到干擾。

舉例來說,同學的訕笑、批評,讓許多的孩子開始對畫圖畏縮。為了討好大人、朝著大人喜愛的方向去創作,過程中孩子卻沒有享受到單純畫圖的快樂。種種的原因,讓許多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喪失了對創作的熱誠。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