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電視上流行一段時間真假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在美國出生的華人)的話題,這議題暴露出一個價值觀的問題,那就是真假ABC就像是血統證明書一樣,在哪出生的有那麼重要嗎?講英文講的一口到道地的美國腔或是英國腔代表著些甚麼嗎?言詞華麗但內心齷齪那有甚麼用?所謂ABC的熱潮就是一種對異國文化的憧憬下的產物,忘了這些嘴巴操著流利英文的華人就跟世界各地方的人一樣,有好有壞。語言在這個地方就成了一種名牌的追求,就像是名牌衣服、包包、跑車、或是房子手錶等高級的奢侈品,奢侈品本身和使用的人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心態。相信大多數的人不會想要跟擁有光鮮外表的爛人扯上關係,最好就是好人+光鮮亮麗(可有可無)。


七八年前,跟一群外國朋友到台中當時流行的一家PUB,那家酒吧為吸引外國人來豐富客人族群,當晚只要是外國人就可免費入場,穿鞋是一定的,涼鞋或拖鞋就別說了,偏偏裡面有老外穿了藍色十塊拖鞋大搖大擺進場,沒人阻擋。一位CBC朋友(Canadian Born Chinese)被擋了下來,跟入口人員爭執了起來,他用生硬的中文說他是加拿大人,人員要硬要他拿護照才能進去,誰去酒吧會帶護照?為何前面的就不用檢察?台灣人就沒有金髮藍眼睛的?長得不像'外國人'就得帶護照出門嗎?這種差別待遇我們當然不接受,轉身就走。李子這次的經驗,讓我想到在英國肯特郡和一群東方人受到一些當地無知青少年歧視的不舒服經驗。沒想到回到台灣,跟這群外國人出去,感受到台灣人的身分在這樣的這位商人的特惠活動下顯得如此的沒有價值!


在台灣剛從為開發到開發中國家的時候,平均開發程度高的西方國家,夾帶著強而有力的經濟力量,影響了台灣許多的層面,包括我們的教育制度。甚至在更早之前,清末民初的時候,西方的政經實力已讓當時的中國人流行著到西方去取經。當然,學習他人的長處是值得鼓勵的,但適當的調整和篩選也是同等的重要。我們要小心過度的羨慕推崇到完全沒有篩選的程度就會變成崇洋媚外。在國外生活的那段期間,當然感受到了異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比我們更早去發展改革的優點,但台灣在各方面,也有許多的優勢,這些比我們更早進入所謂已開發國家的政府或人民得好好學習的!下面舉些例子大家來評評理!


李子在英國念書時,每次去當地的銀行都要事先做心理建設,告訴自己,他們效率不會跟這邊一樣快,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規矩。開個帳戶要一兩個月!存個錢有時要等一兩個小時!這時後得再次提醒自己,千萬不要拿台灣的一套過去做比較。生病的時候要去掛急診,一定要注意到,所謂的急診是在五六天甚至更久之後才看的到醫生,這禮拜掛急診,扣掉週末假日,要等到下禮拜才能看到醫生!我拿學生護照,跟英國國民享有同等的權利就已經是這樣了,朋友去到美國唸書又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得另外再保險才行,還不能合法打工,完全的消耗我們在台灣的資金!當然我們不該揚惡引善,這邊只是要提醒大家,台灣真的是一塊寶島,大家要好好珍惜!以比例原則來說,許多國家人民付出高額的賦稅,得到的只比我們再好一些的社會福利,在這塊土地生活,真的很幸福,我們付出的代價和享有的社會福利不輸給很多已開發國家!下次有機會出國,跟當地導遊或居民聊聊物價、油價、健保費用等等生活相關的事物,我們心中的許多不滿也許會減緩許多!


如在台灣的市場裡面,會講英文但中文說不好很難去當個稱職的賣家或是買家,講英文有它的優點,但它不過就是一種語言,講中文也很重要,這個世紀是中國人的時代,看看中國經濟的軟實力,連美國現任總統都要去拜訪了,但千萬不要把這當成不想學習語言的藉口。個人主義文化教育出來的人,許多會強調個人能力要出眾要表現,在東方對多數人來說就會是"愛現",當然裡面也是有人會吃那一套。懂英文的人要注意到,語言只是一種溝通的工具,在跟一群人做溝通的時候,要用最能夠清楚表達的方式,不要再夾雜著中英文了,這樣內容只會讓人混淆不清,李子也是經歷思考過這問題,人都喜歡被稱讚,但是語言能力不能讓人真正的喜歡你,重要的是個性和內在。講英文一點都不跩,它不過是種語言,是種工具罷了。千萬不要用這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P.S. 還有,台灣人要愛自己人多一點,有時看到路上亂吐檳榔汁的、亂丟垃圾時,常有人把'台灣人就是這麼沒水準'這句話掛在嘴上,其實我們真的要改改這種說法,不要說是"台灣人",應該說那個人,全球各地都有很多沒水準的人,跟是不是台灣人或是外國人其實沒甚麼關係!


這篇文章是看了朋友Pepe轉貼的文章"到底,我們是為了什麼才學英文?"後寫的,這邊跟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