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李子在塞納河畔漫步的時候,看到了這幅景色,忍不住手癢,拍了這幅刊登在96年聯合副刊上的-塞納河畔的上與下。慵懶休閒的氣氛,令人回味!雖然暫時沒打算再到巴黎一趟,但境隨心轉,只要有心,何處無塞納。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鐵塔下的巴黎是李子當初英國求學期間,到巴黎自助旅行時所拍的,當時的窮學生到了巴黎鐵塔下,牙一咬,忍痛花錢買了票坐著電梯,到鐵塔的最頂端鳥瞰巴黎,實在值回票價!刊登在合95年聯合副刊不打烊畫廊。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子95年時舉辦了第一次的插畫展,當時在中國時報副刊的當代視覺走廊有刊登一幅名為-最後的一棵樹-的插畫作品,這幅圖帶有濃厚的環保意識,未來會再仔細做補充。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95年刊登在中國時報副刊,題目為-走-的攝影作品是李子與幾位在英國相遇的好友出遊時所拍的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90年時幫世界日報文章繪製的插圖。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李子在89年還是學生時,幫聯合報系世界日報苦味的民主這篇文章所繪製的插圖。大致是在描述憧憬與現實、以及不同文化所造成的衝擊。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在2009年跟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合作的第二本繪本-顏水龍爺爺的故事。插畫繪圖的部分是由李子獨力完成,撰潤稿則是由李子的作家姑丈胡昆仲老師所寫。有機會到南投草屯的時候,記得到這個國家級的台灣工藝研究所看展覽,這邊還有工藝文化園區可以實際的動手做。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在2007年跟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合作的繪本-來看南投陶。插畫繪圖的部分是由李子獨力完成,撰潤稿則是由李子的作家姑丈胡昆仲老師所寫。有機會到南投草屯的時候,記得到這個國家級的台灣工藝研究所看展覽,這邊還有工藝文化園區可以實際的動手做。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就是萬聖節,我想大概沒有人會排斥能讓生活填滿樂趣的節日,萬聖節當然也不例外,這一周,李子上了一堂萬聖節面具的課,大人(指的是李子)小孩都開開心心的完成了作品,稍後會將作品照片貼上部落格。
雖然萬聖節這名詞常常聽到,但它不是身在台灣的我們習慣的宗教節日,李子特地"去"了趟英國BBC網站,找到了些資訊翻譯成中文和大家分享,希望大人'小人'(孩子)都會喜歡!(照片人物:靖雅)
---------------------------------------------------------------------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美醜的認知,有一派的人認為是與生俱來,隨著基因而來的;另一派人則不這麼認為,認為是後天被教育出來的。兩種說法都有它的立足點。然而大部分的育人都同意教育具備一定的功用,所以這篇要探討美醜的認知在後天的所受到的影響和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舉例來說,從小我們聽了不少次的-一白遮三醜-這句話。皮膚白在亞洲許多國家讓人聯想到美,但在現代歐美地區,陽光曝曬上完色後的深棕色皮膚是許多人所追求的。對膚色的追求一大部分又可連結當地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聯想,容易曬黑的人種,擁有經濟優勢的人往往比較有能力和時間去保養皮膚和避免受到陽光的曝曬,所以皮膚白的人容易與好的生活品質或是美感等做連結。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有篇報導說,從心理學來說,越是對稱的五官,就越是美麗,您看過了這次的課程,還是認同這樣的說法嗎:-D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這是個新班,裡頭穿插著李子先前因故停課的幾位舊生。這次是用雙宣來畫獨角仙。孩子對水墨既是期待但又怕無法好好掌控它。所以李子這次上課時,針對影響水墨畫的幾項因素對孩子們分別做說明。那就是:
1.紙質的厚薄、 2.墨的濃淡、 3.筆的乾濕、 4.下筆速度的掌控、 5.濕中濕技法特色
講解完之後,大部分的孩子都能享受國畫的樂趣,看看他們每個人所畫的獨角仙吧!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這個不景氣的時候,包括李子在內,我們都很認真的拼經濟,但是也因為花了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再拼經濟,累了一天,往往會忽略了和親近的人互動這項重要的事情。孩子們最親近的人就是家長,家庭也是成長中的孩子養成人格特質的最重要學習的環境。

許多雙薪家庭的環境下,孩子課後還得花了許多的時間在安親班或才藝班。當然,到才藝班或安親班,多了許多的時間去學習到許多家庭或學校無法給予的知識,這是它的優點。孩子雖然和家人相處的時間被壓縮了,但還是可以透過"質"的提升,來彌補減少掉的時間。就美術才藝課來說,孩子在下課後,親自接送的家長可以在回家的路途中,讓孩子說說今天上課的內容和學習到的新知識、技法。在回到家後,和孩子花個幾分鐘時間欣賞當天的創作,最後再請孩子將畫作歸位。無法親自接送的,回家後也可以將上述流程做一次,但欣賞畫作,孩子在這之前應該已經收納到畫冊裡。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美術的這幾年中,多數的家長都會細心的幫孩子把每個階段的作品放入畫冊裡,讓孩子長大後留做紀念。然而還是會有少數的家長因為工作繁忙,有時後無法自己來接送孩子。這些孩子將作品帶回家時,如沒有在第一時間將作品放入畫冊中,等家長回家後,接連著處理其他的事情,也忘了確認孩子作品有無歸位這件事,這些寶貴的作品往往就不知下落,流落到廢紙堆、垃圾桶裡。

其實平面的作品相較於立體作品是十分的容易保存,半年份或一年份的畫作,一本四開或八開的畫冊就可以容納,加上畫冊可以直立存放,相當的節省空間。如果能夠在剛開始的時候,一起和孩子互動、幫孩子建立起愛惜自己作品,養成習慣,所有作品在回家第一時間親手裝入畫冊中,這樣的習慣養成也會讓孩子更加愛惜其他屬於自己的物品。當然,習慣的養成,每位孩子的引導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需要獎勵,有的人只需要提醒,還有的孩子只需要陪著做一次就可以建立起來。這就要靠各位發揮最大的耐心和智慧一起和孩子互動養成。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