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子決定到倫敦大學念書時,一堆親朋好友跌破了眼鏡。其實在這之前,就在李子最早到英國肯特郡遊學時,已經讓不少人吃了一驚。原因是,李子小時後念書時雖有些小聰明,但到國高中叛逆期時,儘管爹娘家姐親朋好友們的苦口婆心勸說,李子還是自作聰明的用搓拖人生這招來宣示"我"擁有自己的人生自主權,成績只能說是一蹋糊塗,一言難盡。事後悔恨也沒用,時間蹉跎了,但也嚐到了許多的苦頭。俗話說:壞事傳千里,李子後來的回頭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不敢置信。也難怪說到當時挖糞塗牆努力拼英文時,許多人難以相信。事隔多年,從第一次出國前會You "is" 到後來很拼命的拿回了倫敦大學研究所的畢業證書。這中間受了不少的苦(但李子可也玩得不輸人哦),試了多種的方法在英文的學習上,回來台灣這幾年間,也和許多想把英文學好的朋友交流過,有朋友聽了很有感覺,建議把這過程跟想學習語言的同好分享。學習語言大家的目的都不同、狀況條件不同,加上年紀不同、預算不同等等,但有個問題值得這邊好好討論,就是出國就能念好英文嗎?李子認為出不出國跟英文能不能念好沒能畫上等號。


開始動念要出國遊學時,悲觀的想要逃離當時的'現狀',樂觀的以為過了鹽水,一切自然就會不同,老幻想著出了國,到異國一切安頓後,自然會交些當地朋友,展開道地的他鄉生活,一心想這樣條件下,想當然爾,英文自然會突飛猛進,也會學習到許多東西,一切事情都該水到渠成。事後想想當初的想法看似合理,其實根本是缺東缺西,沒有理性的邏輯考量,純粹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首先,英文絕不會因為到了國外就自然的突飛猛進,就像是把自己丟進了擁有最好資源的學校,如果不念書,每天就在那環境,哪裡能夠學到東西,一切左耳進、右耳出,能成就些甚麼。

第一次下了飛機,輾轉到了英國的肯特郡,開始語言學校的生活,上課第一天就發現因為程度不好,被分發到最低階去,班上同學大家英文都不好,哪能夠互相學習,加上班上一堆"台中"人(台灣+中國),根本就是老師台上講英文、左邊同學講韓語、中間一些說阿富汗語、日本人沉默不語、"台中"人有幾位則是跨越位置兩岸,隔空交談,口沫橫飛、嘴角起泡。當天下課就打電話回台灣給代辦中心發出超強力的怨念,這件事也給了我後來申請研究所時,完全不假他人之手的動力。打電話抱怨也都圍繞在當初特地交代不要把我介紹到中文人口多的地方,怕自己耐不住寂寞老跟'台中'同胞混在一起,代辦中心給的解釋說,他們的確沒有介紹很多人去,但他們總不能規定其他代辦中心這家學校中文人口已滿,不准再介紹了。說到李子也覺得心虛,怎麼有可能要求學校控制學生比例,特別是在英國這樣的國家...

其實,當時中低階班級的學生多是經濟剛起飛的第二、三代的亞洲和中東地區的人口。其中,會有日本人的存在是因為他們大多都認真念書,英文程度其實很好,只因害羞開口,口語程度較差才被分發到中階班級。中高階班級則多是口語能力強的歐盟國家人口(因為李子當時的語言學校是在英國肯特郡有地緣關係-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就以她為背景)。李子學費一次繳清,已經進了代辦中心和學校的口袋,請代辦隔海處理總有一堆理由,自己跟學校人員談,卻口齒不清,雞同鴨講,最後往往都是雙方生氣收場(李子因為生氣,很敢開口,這倒是好處)。後來還是決定不吵了,內心想,花了錢到國外,一定要想辦法留下美好的回憶,當下決定自己快點把英文念好,往上升級,問題自然解決!

問題又來了,就算是想學,帶班老師都有設定一個平均學習進度給所有人,當然不可能符合李子的需求,課程量和速度對急著想逃離的李子來講實在太慢了!加上學校又不是做慈善事業,升級速度太快,他們還能賺些甚麼?李子決定靠自己,減少不必要的外務(所謂的外務就是在英國和一群"台中人"下課後因怕孤單,老混在一起。少了當地英國的朋友,還是沒辦法從當地人的角度去學習新知),每天強迫自己待在圖書館裡一定要完成學校老師一週一次的課程進度,而且一天就得完成七、八週的量(其實真的不多,要不要做而已),如果沒完成,還是可以去吃飯、大小便、和同學聊個天,但是就不能出'遠門'去PUB或是吃大餐,只能待在圖書館周遭,就這樣兩個月內,李子回到學校要求額外的升級測試,順利跳了三級,到了中段班。這次環境就好多了,可以透過聽跟說交流互動。這邊額外的補充一下,一般學校設定的課程約是兩到三個月才能跳一級,課程較鬆散,只要自己肯讀,初期兩個月內就可以看到效果。也省下自己荷包,少給學校五到六個月的錢。

李子升上的中級班之後,聽和說進步了後,個性外向敢開口的我,順利的結交了幾位英國學生的朋友,參予他們的生活,開啟了另一扇的視野,用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英文也穩定的進步。後來想想,這語言學校的前段課程,其實不用出國花錢就可以得到。在台灣,反而我們有更便宜的環境,和優良的資源去奠定好學習的基礎。現在坊間有太多好的文法單字書籍,李子建議,把英文底子先在台灣打好,至少要到中階以上的程度再去遊學,省下的錢如果有遊學的打算,可以挪去做深度的旅遊、或是將來用做大學研究所學費、甚至去看演出吃大餐,體會不同的世界。許多事情的成敗,我們太容易去歸咎於大環境實,家人不支持啊、沒那個錢啊、沒那個命啊、老闆不給資源啊等等,李子幸運的是家人給予很多的支持,但在求學期間也有很多的同學在缺乏一切資源的狀態下,還是出人頭地,做得比任何人都好;每個人要為自己的人生負大部份的責任,畢竟說到底,我們大多都還是有選擇的(包括選擇為親人放棄機會,這樣都還是一種選擇),少給自己一些理由,訂定明確目標,下定決心,以恆心毅力以有限的資源去突破困境,自然在學習或生活各方面上,會有所收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子話畫 的頭像
    李子話畫

    李子話畫 Comma Sprout

    李子話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